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校园风采>学生风采
校园情,故乡缘——清华附中福州学校初二年级征文活动
更新时间 :2024-04-19     浏览次数:0


故乡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坐标。那里有你最为在乎的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里也有你最惦念的味道,“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哪怕月亮都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牵引着“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的离愁,纵使远行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份思乡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八闽大地神秘美丽,来自清附的学子们,拿起手中的笔,来描绘这片养育你的沃土。


清明杂忆

初二1班 庄梓璇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题记

屋外绵绵疏雨,薄薄烟雾,朦胧稀疏。檐下落花飞絮,艾草的幽香萦绕四周。绿水盈盈,丛山青青,路上人匆匆掠影,不避泥泞。

望前处香火飘零,依稀曾记,故乡那斑驳秀丽的清明。

故乡的清明是翠色的。群山环抱,重峦叠嶂。远处青山纵横,墨迹勾勒。白雾漠漠,同烟雾一起浸在这满目翠绿中。

林深处,行人纷纷,香火不断。艾草香气愈发浓烈,有人俯身跪拜,或有喃喃低语,但都被淡淡的雨意冲刷,杳无音讯。恰逢清明,杏花开得淡淡,雨声淡淡,唯一浓烈的,大概就是对逝者的无限情思了。

 手中泛黄的照片让我回过神来,在这青山上,我同长辈们来到爷爷的碑前,爷爷的照片与姓名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晰。大抵是太久没有来过了,我直愣愣地蹲在坟前,周围很安静,令我摸不着此刻的情绪。只是这一看看了许久,直到大家都开始整理器具,我才抓起毛巾,匆忙擦拭墓碑。爷爷的墓碑很大,我擦了很久,当时年纪尚小,仰头望见爷爷充满笑意的面庞,我仿佛看见他生前脚踏单车载我回家的模样,竟也不经意笑了出来。但周遭实是清冷寂静,使我并未笑出声。便移步来到奶奶身边:“奶奶,要笑一笑哦,爷爷他不希望您难过......”奶奶也朝我莞尔一笑,我想爷爷一定在看。

接着是上香,往山路深处去,有一座庙,庙里香烟迷漫。奶奶领我到庙中,几尊佛像屹立在前,奶奶点燃一支香,跪于像前虔诚一拜,我也赶忙学着她的样子俯下身,耳畔仍旧寂寥清幽,世间所有的美好念想都凝聚于此,无比圣神。

 现如今爷爷的面庞我已忘了大半,声音也随着记忆渐渐沙哑模糊。在来到爷爷的碑前,才发现儿时那般遇事总能一笑而过的技能也早已消失殆尽,每逢清明那刚出锅时热气腾腾的青粿好像也没有小时候的那般甜了。故乡,也在随着清明的轻烟渐渐淡去了色泽。

再看爷爷那充满笑意的面庞,眼眶突然掉下来什么东西。“原来,是故乡雨还没停啊。”

艾香淡淡,曲径幽深。

梨花风起,正清明。

庇 护

初二2班 郑皓予

 

乡土育我,我报以行。

——题记

风吹过福州的街头,掠过古巷残留的风情,回忆在心头泛起涟漪,岁月的痕迹渐行渐远。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蜿蜒在历史册页上的三坊七巷,坊中有巷,巷中有衕,经纬纵横,曲折宛转。岁月赋予了它以韵味,于是穿梭坊巷,满心满眼都是才子佳人、能人巧匠的故事,或传奇,或励志,或动人,或浪漫……总之踏上了这里,那些故事便深入人心,融进这坊巷之中,埋在了游人的记忆里。

640

走出坊巷,登上鼓岭。这里山川秀美,四时不同,景亦各异:春有灼灼桃夭,杜鹃如焚;夏可观云海日出;秋可登高临远游目骋怀;冬迎腊梅竞放,花开胜雪……绝顶屴崱峰石壁上的一处处摩崖石刻,便是一道道城市人文的烙印,见证着这座城人文繁昌的昨天,也烛照着城市文化自信的明天。

640-1

乘上闽江游船,可以清晰地听见,江水从耳畔划过的声音,那是岁月在流淌。但时光却让闽都愈加繁华,闽江河上,灯光秀起,犹如漫天星光,在夜色中尽显华丽,两岸榕城人民用汗水筑起的高楼告诉世人:时光,从不辜负这座城。 

漫步榕城街头,感受城市的脉搏,望着高楼,再看着来往的车辆,耳边是熟悉亲切的福州话。我的脑海闪过了一段歌词:“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这正是福州人民不畏险阻、乐观拼搏的真实写照。

福州人民敢打、敢拼、敢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番事业。纵使离别时有万般不舍,打拼时有多少艰难险阻,但榕城的温暖时刻在心头。绵延的鼓山和流淌的闽江永远庇护着“依弟”“依妹”们。

拼搏吧!福州人民!我们的未来将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

福州的山水

初二2班陈可欣


脚下的土地是我的挚爱。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山竟可以用“群”来形容。但在福州,这感受愈发强烈。

我不记得这山大抵是有多少。但是并不如重庆的山城,也不算苏杭的山峦。因为杂乱无章,不是连绵不断,倒是让人厌烦。“八山一水一分田”用来形容福建是不错,便单拎出来指福州,就还是差点比不上。可山上歪七扭八长的树,却是提供了新鲜的空气。

福州的山水是清秀的,是隐匿的,使人哭笑不得的。至于哭笑不得,大抵是因为它是曲折的,但偏就曲折可以孕育新鲜的空气。不洒脱,不拘束,只剩悠闲。可有时面对大自然的恶作剧,人们只能扶额苦笑,无可奈何。它不会给你太大的震撼,但与别的地区一比对,倒显出三分的鲜明,无法忘怀。

640

 闽江穿流而过,也不别致,只是趋于平淡。但就如此默默滋养着这块小城。都说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但是黄河并不流经这里。所以闽江就此处安详地流淌。或许群山在这儿也发挥了些许用吧。

640-1

福建自古为兵家不争之地,所以孕育了许多方言。虽然我很想学会福州话,便始终无处学习。那么只好谈谈吃食。

福州最有特点的食物必然是鱼丸。我们来聊聊最纯正的用鱼肉做的丸子。晶莹的鱼丸下锅时或许与拌面差别不大。但弹在舌尖时,早就征服了你的胃,惊艳了你的唇。别的不说,就一个东西常让外地人瞠目结舌。鱼丸的重中之重——鲜。鱼肉得新鲜,煮的时间要新鲜,品尝的嘴也得“新鲜”。倘若你嘴里还塞着什么甜滋滋的食物,这鱼丸指定没味。最好是冬天来上这么热腾腾的一碗鱼丸。这样的感觉让人暖乎乎的。

山水,是会挑起人淡淡的乡愁的。但我在这儿,体会到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更多的是悠闲,甚至是乐不思蜀。

愿以后脚下的土地仍是我的挚爱。

故乡的海

 初二3班吴湘香


浪花轻拍着沙滩,海风回荡在耳畔,红日映照,两个影子聚在一起,又散开。

                                        ——题记

我赤脚走在沙滩上,涨起的海水翻起层层海浪。我的脑海里如同播放电影胶卷般,浮现出儿时种种画面。

 我的家乡临海,盛产海鲜,自然也就“靠海吃海”。印象中,奶奶总提着几个大水桶出去,傍晚时分才回来,桶里挤满各种鱼、螃蟹和海螺。当时我还小,总是指着桶里各色各样的生物,好奇地询问奶奶,奶奶也笑着和我一一解释,一边清点收获。认识了一些海洋物种后,我便开始好奇它们的生活环境,想亲自去看看,奶奶只是轻摸我的头,说:“你还小,等长大了,我带你去。”于是心里那个小小的愿望开始慢慢萌发了。

 终于,在七岁那年,奶奶牵着我来看海,那是我第一次那么清楚地看到海。柔和的阳光铺在海平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我脱下鞋,蹦跳着跑向大海,奶奶在后面有点费力地追着我,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唤着:“乖啊,小心一点,别把衣服弄湿了”。我回过头,看着奶奶慈祥的脸庞,满脸的皱纹显得有些苍老,身上是一件单薄的黄色长衫,蓝白相间的外套披在外头,这是奶奶常穿的一件衣服,似乎和蔚蓝的大海有些相配。

 我用手捧起沙子,细腻的质感涌上心头,一声巨浪打破了宁静,我抬头看去,看见海浪像怪物般向岸上卷来,我惊恐地拉起奶奶,要向岸上跑去,奶奶却安慰我,指着海边,“你看,它留下了什么?”我迅速回想奶奶教过的东西,“是贝壳!”我兴奋地冲上去,用小桶装起。

记忆中,我曾问过:“奶奶,海的那边还是海吗?”她思索片刻,回答道:“是啊,海是最大最大的,以后奶奶会变成泡泡,飞到里面去。”“哦,是像美人鱼一样变成泡泡吗?”我天真地问,“对啊……”耳边的欢声笑语环绕着,曾经的我,幻想着,海的那边会是自由,现在,我明白,海那边还是海,只是人们总带着期盼。

恍惚间,奶奶的余音散开,被海浪卷走,我看着海岸线渐渐暗下去,缓缓踱步,努力找寻儿时的那个身影,可惜却终未如愿。

640

鲤鱼山下好读书

初二4班 林艳清


     一片带着木香的黄叶轻轻落在地上,接着便又是零零星星几片纷纷落下,脚下的石块形态多样却又整齐排列,从茂密的花丛中开出一条路来,鲤鱼山的点点滴滴都浮现在我眼前。

    鲤鱼山有着美好的寓意,鲤鱼跃龙门,是学子们远大的志向,也是学校对我们殷勤的期盼——是勇跃龙门的锐意进取,是希望在鲤鱼山下的学子都可以鲲鹏幻化、砥砺前行。

    而它,鲤鱼山,像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者,用自己经历过的沧桑给后人诉说着往事,又像是只嗷嗷待哺的雏鹰,需要我们力创辉煌予其新的生机。

    环绕清附的鲤鱼山是学子们心中的大山。抬头望向窗外,总是看到近在咫尺的鲤鱼山巍然挺立,低头,是登上山顶的阶梯在脚下蔓延,登上那座心中的“高山”是泱泱学子心中的梦想,而亲自登上鲤鱼山,眺望这片美如画的校园,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是我们朝夕相伴的鲤鱼山,不论是来时怀揣着求知的热忱,还是归时与同伴分享喜悦,畅聊未来,我们的脚步都被鲤鱼山珍贵地保存起来,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是回忆的相片纸,是永恒的记忆,也许多少年后,也会留下鲁迅先生那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历久弥新的回想。

    放眼望去整个校园都成长在鲤鱼山脚下,远方层层叠叠的是被薄雾渲染成黛青色的鼓山,邻近的历史绸缎是闽江,在这依山傍水的“欲界仙都”中,更应该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念再创佳绩。

    郎朗书声回荡在校园中,清脆的讲学声在鲤鱼山下翩跹缭绕,埋头置身于学海的是鲤鱼山下的追梦人,是拼搏的清附学子。而它,鲤鱼山,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四季流转,日月更迭,它是春的播种,夏的成长,秋的收获,冬的静默。不随着时代潮流改变,而是守住心中那片纯净的初心,经得起磨炼的坚韧。

    元朝将军墓、宋代古时桥、今朝鲤鱼山已然成为清附的、历史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刻下扎根牢固的证明,在鼓山的环抱中,在闽江流水的记忆中,在历史长河的哺育下,激励着清附学子用笔墨为鲤鱼山抒写华丽的篇章,用青春灌溉这片开满鲜花的土地。

640-1

捷径

初二4班 郑迪之


从校门口到教学楼,有一条捷径。

初走这条路,还在初一刚入学时。新交的朋友拉着我踏上这小道,我新奇地四处张望,一不留神踩到雨水凝成的青苔,摔了一屁股泥。

那时,每一个同学眼中都有一点星光,散在班级四处,恰如满天繁星。

初2022级四班,年段著名“活跃班级”。班内人士时常游走江湖,对外交流频繁紧密甚于内部沟通。每逢上课,总有晚归者零零落落逃窜回位。下课铃打响,本就不安分的心立刻散作乱沙,漫向八方。班均分安于中游,一人份的努力,似乎对它没多少影响。班班有歌声上台仅余半数,拿下倒数第三,倒也不以为意——一同苦练的半个月又好像与每个人都无关。迈出那条捷径掠过水池旁的“自强不息”,同班人就那样松散着,从没想过要齐步奔向何处。

终于,一抹亮丽的颜色将我们刷上了缤纷。

初二时的运动会项目空缺得太多了。我们半开玩笑地叹着这班级完了,一边争分夺秒地练习,紧锣密鼓地准备。聚坐在一起紧张地望去看台下,或直接上了运动场边是陪跑边是呐喊——看赭红的跑道,一抹亮白如箭离弦;绿茵的操场,实心球飞腾似虹。出乎意料地,我们是团体第二,虽然只是第二,不及冠军的光辉。可当体委手捧奖杯向我们一一递来,光华流窜连成一条心路,我内心的自豪几乎升腾盈眶:还有哪个班级的奖杯,是全班四十多双手都触碰过的呢?

那时,每一个同学眼中都映出一点星光,汇在这一尊小小的荣誉上,仿佛只要靠得够紧,微光就能照亮我们所有人前方的路。

是的,要齐心,要相依,要会集,要凝聚。第二次站在班班有歌声比赛的舞台,我们一定是唱的最投入最动情的,不然人手的一颗莹蓝亮星,怎会律动如海波悠舞?一曲终,群星随着指挥的抬手一帘帘升起,转身,璀璨辉煌,汇聚成一幅光的瀑布,又如一簇篝火,照亮我们每一个人的脸庞,看到的是集体,是这个我们朝夕相伴的班级。又到拔河比赛,第一场失利本应被淘汰,却因拉锯时间长获得复活赛的资格。复活赛战赢,总决赛战胜,一路逆袭,一路欢呼,我们再次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如同奇迹,却绝非凭空的奇迹。

我看见同学们瞳心跃动的星火,忽地忆起曾经与好友打着手电循着那条捷径归家时,脚步踏碎了光亮亮的积水,溅起的水滴落回原处,几番涟漪,又汇成了天边那皎洁的月。

我们靠得足够近,紧密到一轮启明,就足以照亮我们的整个世界。

于是评分公布,我们尖声欢呼。于是冠军的奖杯再次在我们手中传递,透过一张张笑靥,流光溢彩,璨璨生辉。

我们是冠军。

那天放学,我又和好友走了捷径。走着走着,我忽然问她,你为什么爱四班?

因为门口的春联是我写的,桌边的尘埃是我拭去,墙角的绿植是我呵护,架上的勋章是我们争的.......因为我们一直在变好。最重要的是,我就是四班的人。她说,眼睛亮亮的。

是啊,四班人。不知道从哪天起,同学们以身为四班人为傲了。

从教学楼到校门口,有一条捷径。

从平凡到优秀,也有一条捷径——心之所向,处处能踏出一条捷径。

640

潭人·潭风·潭岛

 初二4班 林宥祺


五点多钟的海边,黎明已过,地平线远处悄现一滩清白的光,龙凤头沙滩上人挤着人,帐篷连成了片。此刻正在海天交际处隐匿的一轮红日即将升起,这座名叫平潭的小城也正走在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

潭人,是平潭人的别称,是踏实肯干,敏锐智慧的小城居民。

为了能向外地人展现大美平潭的城市风貌,人们在城市各处立起了亲切生动的平潭话标语,做起了海岸线上的清洁工,当起了无偿服务的小导游,成为了分享美食的美食家……正是这种淳朴自然的亲和力,拉近了外地人与平潭人的关系。有人说:“平潭是座走心的城市。”其实城市本不会说话,是潭人们用自己的努力让它变得生动可爱。你看,在游客流量愈发增大的今天,平潭人纷纷把握机遇,将家里不住的老房子打造为兼具当地特色与艺术美感的民宿,就连我家也“跟了个风”。我想,做起民宿,不仅是为游客们解决了住房焦虑,我们本地人也能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这何不是平潭人的智慧呢?

如今,平潭的人流量越来越多,平潭人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从前的海山哥海山妹“上岸了”,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共同富裕大道上的筑路人。平潭岛正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步接上现代化的车轨。

潭风,是平潭人的精神内核,是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逻辑。

   几十年前,“依弟”“依妹”们驾驶渔船,乘风驭浪,换得满载而归。那时候,潭风是平潭人在大海面前的从容自信;几十年后,平潭人把握时机,发展旅游,走共同致富道路。这时候,潭风是平潭人面对世界的博大胸襟。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平潭人的潭风就围绕这一个“海”字。小岛上,海风一刮刮四季,小岛上,发展之风掠潭城。你瞧,海鲜小吃,平潭独具一格;自行车赛,平潭备受青睐;海丝之路,平潭是重要节点;旅游胜地,平潭有世界前景。大海在平潭人心中不因时间的流逝而丧失风采,而是在发展的蓝图中波涛汹涌。我想,这是敬畏大海的潭风,也是家园情怀的潭风。潭风吹啊吹,从过去吹到现在,从小岛吹向世界。潭风,即是平潭人的发展观。它告诉我们,只有敬畏大海,大海才会给你一片繁荣。 

潭岛,是平潭高速发展的坚固基石,是平潭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来源。

平潭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有一对全国最大的花岗岩海蚀柱“石牌洋”景区,有环岛公路旁悠悠转动的风车林,有传说中古老神秘、蔚为壮观的“仙人井”,有祖国大陆距离台湾岛最近的“68海里”景区。这些景点如同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队,不过能够拥有它们并发挥其作用的好船长更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平潭坚定不移地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路上。在自然资源上,平潭抓住机遇,利用当地丰富的风力资源,建设起大片大片的风车林,不仅减轻了人们的用电负担,而且打造了壮观的风车景观。在人文景观上,为了保护当地的“石头房”旅游景点,政府出台多项规定,把稳了生态旅游之舵。平潭以更生态、更环保的新思路,把稳了生态旅游之舵。为了与时代接轨,每个平潭人都在努力,今天的平潭岛成为了肩负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之责任的“闽台共同家园”。潭岛的现代化建设,方兴未艾。

身为潭人,我有我的现代化生活,即便在榕城求学,我亦不忘传潭岛之风,讲潭岛故事。你看,在东南之滨,平潭的现代化生活,正在每个人的身上上演。

640-1

(该篇获“第八届‘海峡两岸好文章’青年征文活动”一等奖)

乡景,乡味,乡情

初二5班 黄佳翔


故乡,驻扎在每个人的心中,在人心里占据着最深的一隅。我的故乡在莆田的一个小村子里,每当我踏上这片土地,那些美好的情感总会浮现在我的心中。

故乡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我的故乡在农村,村中的房屋错落有致,大多是泛黄的土墙和鱼鳞般的红瓦。有几家有钱的,则会用颜色各异的石砖作墙,用瓷砖装饰屋内,有的还会围个院子。每到过年,村中人一多,每家每户都弥漫着氤氲的烟火气,那场景好不热闹!一条条羊肠小道穿梭在房屋之间,使亲邻之间的来往更加便利,一条条小道最终汇成一条大道供汽车行驶。我家屋后的那条小道,是我最常走的一条,路旁有一条小溪,小溪清澈见底,宛如一滩明镜,天上的白云映彻在水面,不时地就有一条小鱼“俶而远逝”,泛起一阵波澜,每看到这里,脑海里总会想起幼时的我与朋友往水里扔石子的场景。

顺着小道,走过一个桥,就到了田里,田间的小路更加狭窄且十分泥泞。每次走过,裤子和鞋子都充满了泥沙,母亲每次洗都要十分费力才洗干净,所以我都尽量很小心地走。行走在田间,迎面吹来的凉风夹带着粮食的气息,田野里种着水稻、花菜和包菜等,农民们辛苦劳动的背影和隆隆作响的收割机,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640

故乡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我的故乡最常见的美食非莆田卤面莫属了。莆田卤面是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其用料丰富,有香菇、卤肉、虾、白菜等等,几乎每一位莆田人都吃过莆田卤面。我的奶奶是一个地道的莆田人,每到过年,奶奶总会做上一大盆莆田卤面,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四方桌上,用公勺将面捞到自己碗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碗接一碗,一大盆面一下就被洗卷而空了。平常在别的城市上学,只有过年才回去,爸妈也常会带我到店里吃莆田卤面,但总感觉没有在故乡奶奶做的面的那种味道。

640-1

古诗说: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故乡寄托着古人无限的离愁,父母也常常教育我们要常回家看看。故乡不仅丰富了我的童年,更带给了我温暖,让我在外学习、追寻梦想的同时,内心永远承载着那一份乡情。

初二5班 廖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题记

杜甫诗中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其实哪里不是幽蓝的夜空和象牙白的月亮为何偏在故乡看到的那一颗分外的明亮皎洁呢?人们对故乡的感情往往十分复杂,少年人常常想要离开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万里征途:不负深夜灯展、不负三更苦战、不负星汉灿烂、不负热烈朝阳。流年执笔,百川润泽。中年人常常想要回到家乡。他们所想的是故乡记忆中的童年与年少轻狂。

  采一支黄花,佩于腰间,甘露沁脾,衣袖留香。携辉阳春意,踏弯岩石镜。白玉兰花牵梦忆,流金春色漫故乡。

  小时候,故乡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每当春日到来,树上长出新鲜的茉莉花花苞娇嫩、可爱。满山遍野的花田,在夕阳下全染上一层金色。花苞娇嫩,仿佛轻轻一点就会绽放出满心、满眼的花香。炽热的花香被微风包裹着,浓郁、热烈,捎带着鸣蝉去和云朵作伴。火烧云的霞光弥散在天际。

640

长大后,我离开家乡,到城市里读书。冰冷的射灯穿透厚重的玻璃,打在铺满笔墨的作业本上。白纸上写得出游子离开家乡的不舍,写得出戎马一生的热烈,却唯独写不出我儿时的家乡。乡愁悄然升起,但春天已失去了它的色彩。即使望穿陌生的高楼大厦,却仍然暗淡无光。

偷闲再回家乡,眼前陡然屹立着众多气派的小洋楼。却再无昔日的茉莉花林。万般无奈,我只得行至郊外去探寻记忆深处的那抹白色。眼前一片茉莉花海应了我的心愿,如一位身着白衣的窈窕女子。向我娉婷而来。微风无意间浮动了她的衣袖,在海洋中徐徐飘摇、静谧、温婉。沁人的花香夹杂着泥土的湿润,窜进鼻息,令人清爽。用那一抹淡黄色颜料,褪去人世间的聒噪繁华,给予我最温情安心的怀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当你历尽沧桑,别忘了回故乡的路。那个笼罩着皎洁月

光的故乡,还在等待着当年那个少年郎。

笔墨蜿蜒的故乡

初二6班 苏言雯


我走近展台,杏色的熟宣被置于大理石上,指尖缓缓拂过那张薄似蝉翼的宣纸,冰冷的触感带着几份炽热在指纹上流转,细腻中带着些许粗糙,有些刺痛。在神经末梢被拉扯的瞬间,眼前浮现往日,我的故乡似一幅画卷在脑海中缓缓展开......

我的故乡位于皖南地区,临近长江,风景秀丽而优美,是一座典型的水乡城市。诗仙李白曾提一壶浊酒,品着杜鹃隐于晚风中的馨香,漫步于我的故乡,提笔写下“蜀国曾闻子归鸟,宣城还见杜鹃花”的名作,亦曾于秋日登上宣城的谢眺北楼,沉浸于那一片安宁与伤怀,挥笔落下“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诗句,孤独与思念之情随着江水的浩渺飘向远方。

我的故乡并不似他处繁华喧嚣、高楼矗立,她留给我最直接亦是最深刻的印象,是一抹水墨色。不知为何,她分明是五彩斑斓,却让我觉得它应当是水墨色。哦不,她就是水墨色。小城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她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这里有享誉全国的宣纸,国家级非遗的宣笔、宣砚和徽墨。李白的友人汪伦、学者胡适、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梅文鼎”均出自宣城。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注入长江之中,更刻在小城的魂魄中,与江水相融,墨香特有的淡淡苦涩与微风同舞,吹满整座城。

记忆中,总有一棵老梧桐树扎根在家门前,住在我的心中。似有一幅画面定格:爷爷、奶奶坐在矮矮的屋檐前的石凳上,邻人们搬着小马扎,坐在老梧桐树下操着方言,话家常、织毛衣,这是心底最柔软的语调。老梧桐长着极大的树冠,与夕阳相拥,夕阳的水彩涂抹在每一片树叶上,迎风欢笑。老梧桐弯着腰,慈爱地轻抚着我的故乡。每念及此,心中总觉得被什么所充盈着,有些闷痛。

我的故乡在风雨中几经洗礼,沉淀下来,透露着低调内敛又不掩锋芒。幼时不懂“吾心安处是故乡”,直至我踏出城门的那一刻,才发现心里空落落的,好似心中的最深处与这城生出根来,缓缓被扯痛。人们说,所谓爱、所谓眷恋、所谓牵挂,总该有些理由。那么爱上这座城,于我而言,是命中注定,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情与念。

640-1